日期:2025/03/19

策略 這次不靠借貸、不靠賣股票,而是用一張8%利息、無期限的「超級信用卡」
(前情提示:微策略採取「再發210億美元優先股」繼續買比特錢,但策略股價已歷史高點砍半)
(背景補充:神魚專輯》微策略MSTR的比特幣槓桿遊戲:誰承擔風險,誰贏得利益? )
本文目錄
Strategy 融資方式的變化
優惠股有何不同?
有沒有哪個好時機?
近日,Strategy(前稱MicroStrategy)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案,計劃發行最高210億美元8%系列的永久優先股。
根據官方資料揭露,這些優惠股每股面額100美元,年化利率為8%,每季支付的股息,支付形式可為現金、普通股或兩股合併。
此次優惠股發行將採用「市場發行計畫」模式,即公司可直接在市場上出售優惠股,類似普通股的ATM發行。
那麼,這次融資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這次融資方式是否會為比特幹市場帶來新的改變?
Strategy 融資方式的變化
在分析Strategy最新的融資方式之前,先簡單回顧一下其過去的買賣比特幣的方式。
在早期階段,Strategy 是一家軟體公司,使用平台上的閒置現金購買入比特幣。
繼續經營公司對比特幣的投入加大,他們開始利用可轉讓優先債券(可轉讓)進行融資。
除了可轉讓,策略也曾發行優先擔保債券,這是一種有抵押的債務工具,比可轉讓風險更低,但收益模式更固定。
繼續MSTR 股價的上漲,從2021 年開端,公司更多地採用市價股票發行(ATM)方式進行融資。
而在今年的2月20日,Strategy發行了20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票據,這種融資方式所需的審查過程比以往更恢復混亂也更耗時,因此當時市場預測Strategy購買BTC的速度將減慢。
但此次提交審計的210億美元永久優先股又重新讓市場對策略回到「買賣」模式的期望值拉滿
優惠股有何不同?
與以往的融資方式相比,此次申請的永續優先股在結構上明顯不同。
優先股與普通股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既不完全依附於賣方業者,也沒有固定到期日和重新本要求。
對於策略而言,這意味著它可以透過使用增發優先股權持有持續集資來籌集傳統融資的到期資金。
當然,這種模式並不存在代價。
分析師推測,策略可能透過ATM增發普通股儲值資金缺口,甚至直接以新增股票支付股利。
有沒有哪個好時機?
若策略的永遠優先股票裁決,毫無疑問將會為比特幣市場帶來新的動力。
簡單來說,這種優先股相當於公司找一種更靈活、更持久的方式來融資,而這些錢最終會用來買進比特幣。
相較於先前發行債券或直接購買股票的方式,永續優先股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公司可以一直用它融資,不需要像先前那樣定期退回本金。
這意味著,Strategy 未來購買比特錢的速度可能會發生變化,並且可以更穩定地繼續購買。
但在目前這種低迷的行為下,啟動這種一個協助為激進的融資方式是否合適?
高盛高階分析師James Carter表示,“Strategy的210億美元優先股票發行策略顯示出了塞勒對比特幣的極度樂觀,但在當前市場低迷環境下,如此高槓桿操作可能加劇波動風險。”
花旗集團的金融科技研究員 Michael Evans 認為,“在加密貨幣市場整體承壓的背景下,策略的選擇顯示出其對未來趨勢的判斷。若市場回暖,其回報可能令人擔憂,但目前需關注資金流動及市場情況變化。”
由於永續優先融資結構複雜,SEC 審批可能耗時數月。